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盐碱地上的播绿人
作者:[db:作者]  发布人:盐城机关党建  发布时间:2018-04-07  浏览量:128 

图为:祝文斌正在修剪柳树枝条,十分珍惜田间的每一株苗木得生长。

优秀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大丰区沿海林场场长祝文斌,当年在军营,因工作出色,在比武中摘金夺银,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两次荣立三等功。他脱下戎装不退色,始终展现军人刚毅、拼搏、奋进、争先的本色。带领全场人员艰苦奋斗,艰辛创业。在昔日的不毛之地上,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绿色传说。在这片万亩盐碱地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传奇。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常年海滩荒地风吹日晒、皮肤黑中透红、身着迷彩服装的盐碱地上的播绿人祝文斌。

  "我最大的梦想,誓让盐碱地变为绿洲"

盛夏的一天,笔者走进大丰区沿海万亩林场,深深感受到如同走进一片绿色乐园。只见林场场部门前的金丝垂柳绿条成荫,条条垂枝上布满了茂盛的片叶。林地下,新种植的各种树苗也是碧油油的一片。
刚从远处林地抗旱保苗回到场部的场长祝文斌介绍说,天还没有放亮,他和沿海林场副场长单春生就一起骑着电瓶车出发了。赶往五公里之外的今年的新栽植树点,带领党员、职工们种植中山杉。并一一浇足水量。连续多日海风劲吹,只见祝文斌的脸颊已经皱裂,满脸黑中透红。祝文斌还告诉笔者,他们用的洗脸水都是浑的,盆底能淀出一层沙,这是常见的事儿。
     虽说有点苦,远离市区,条件简陋,任务艰巨,但全场党员、职工都很开心。因为他们领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哲理,甘愿当好盐碱地上播绿人,把青春奉献在这片期待植绿的盐碱土地上。今年在盐城沿海各板块,大丰区沿海林场场长祝文斌带领党员干部、职工率先完成万亩新林场建设目标任务。
时间的年轮,闪回到2013年12月下旬,大丰区委、区政府将建造沿海新林场的建设历史重任,交给了大丰区沿海开发集团。沿海集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当初即组建沿海林场。受命于危难之时的沿海林场场长祝文斌,回忆起新林场旧址刚确定时模样,万亩盐碱地上,零星分散着几处粗放养殖的鱼塘。远望塘边小路,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色带,那是裸土晒出的盐巴。一眼望去,寻找不到一棵树的影子。
听说这里要建设沿海万亩新林场,原先的鱼塘主笑成一片,全都露出鄙夷的神情:"在这盐碱地上植树造林,怎么可能啊?"鱼塘主的质疑,从理论上而言,不无道理。从实践上来讲,是从零起步。没有任何经验,是否可行,究竟能不能提高树苗成活率?人们数目在看。究竟能不能建造起万亩林场?人们拭目以待。
为了让万亩盐碱地尽快披上绿装,祝文斌带领林场相关科技人员,先后多次到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和扬州金合欢风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请专家教授、研究人员,来现场指导立足林场实际,通过对土壤、水系等自然立地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制定了大丰区沿海林场建设规划。同时,组织人员对各区域进行实地测量、数据搜集,编制林地改造和栽植工作的实施方案。
要想在盐碱地上植树造林,提高苗木成活率。这一切既是个关键,又是个关卡。祝文斌深知,只有运用科技兴场的方法,攻克造林的技术难题,才能产生科学植树的良好生态效益。于是,祝文斌带领场党支部"一班人",立足盐碱地属性,在开挖的树塘里垫上一层厚厚的秸秆,然后再铺上肥料、熟土,将苗扶正填实。在栽好的苗木根部,会另外加铺一层秸秆。那是两层保护伞。底层,可以有效防止盐碱上移;表层,可以保持土壤水分。
当初林场新建时,这里是一片盐碱地,土地上有一层肉眼可见的白色盐霜。所以,选育树种又是一道关口。祝文斌说,新建初期,他们邀请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的林业专家,规划区域,确定种植树种,当时确定栽种赤槐、银杏和少量中山杉。
针对海边天候特点,结合树苗种植实际,考虑到沿海地区雨水多,苗木怕涝怕渍。他们通过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学习,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又大胆革新传统的平地栽植法,通过筑高垄,为苗木搭起了高高的苗床。既方便了洗盐爽碱,让盐分淡去,让碱逐减。又防止了雨涝灾害。真正达到了有雨随时排,有涝及时疏工作标准和要求。
在一系列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中,祝文斌带领林场相关科技人员和广大党员、职工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不可能",终于改写变成了"可能"。从而告别了滩涂不植绿,碱地绿不荫的历史。

图为:祝文斌(左二)带领大家开展苗木养护任务布置现场会,让大家明确任务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我作为党员就要勇敢挑战困难,让 '试验田'播种万亩林地"

2016年10月,盐城市盐碱地造林技术培训班在大丰区开班,课件成功案例,全都来自大丰区沿海林场的创新实践典型案例。每一个事例,都倾注了造林人的智慧和汗水;每一个事例,都包涵了务林人的艰辛和创新。
要想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祝文斌带领场技术人员,主动到沿海地区林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盐碱地植树造林技术,并在实践中改良提升。同时,坚持与科研院所加强沟通合作,在植树造林的同时,也将科技创新深深地耕进了广袤滩涂。
向合作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率;向科技要效应。2014年金秋10月,大丰区沿海林场就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800亩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建设林业"三新"工程项目技术推广基地。祝文斌对此深有感慨地说,项目区繁育、示范栽植的刺槐等耐盐碱树种,取得了预期成效,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要求。是啊,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效与收获,都是与运用林业科技方法紧紧相连。
多渠道联合,多层次协作,多方面谋划。去年,大丰区沿海林场与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中心,合作建立耐盐竹种培育示范基地,成功引进30多个竹子品种,正在试验筛选。据祝文斌介绍,竹子不仅生长快,而且具有护土功能,在未来沿海绿化中市场广阔的天地里,必将成为林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弓没有回头箭。初尝成功的喜悦,祝文斌没有沾沾自喜,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乘势而为,勇势而干,顺势而上。在盐碱地上植树造林。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关,他们一边向林业科技书本请教,一关又一关地攻克,一难又一难地破解,一边又积极向南京林业大学专业教授请教,联合开展"耐盐树种选育"和"林业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栽植耐盐树种20多个,建成沿海耐盐树种选育与示范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和科研实验,沿海林场筛选出中山杉、金丝柳、榉树、白榆等一批适宜盐碱地栽植的耐盐苗木品种,但在正式种树的时候,也仍有很多讲究。这讲究来源于讲科学。这个讲究来源于讲效果。
     曾经是军人的祝文斌,办事不仅充满果敢,而且孕藏着智慧。根据祝文斌介绍,他们先是用机械开塘,塘口直径50公分,深度55公分,之后在塘内铺5公分厚的秸秆,主要是过滤隔离盐霜,再放些熟土在秸秆上,施0.5公斤磷肥及2.5公斤有机肥,肥料放下后,将之与熟土搅拌,这一切都做好了之后,再放苗木,接着就是浇水、覆土。覆土完了之后,再放5公分厚的秸秆在树苗周围。
说起不太起眼的秸秆,祝文斌介绍道:"秸秆的作用可多了,下雨了能起到保湿的作用,草烂了之后还能作为肥料。另外,秸秆在树苗周边,能防止周边杂草长得太快,从而减少林木的管护成本,提高林苗生长效益。"
在科技兴林中,介绍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时,祝文斌说,别看树木生长在野外,天当房,地当床。但也挺娇气。树有时怕旱,有时怕水,有时还怕烈日晒,有时还怕严寒冻。不旱不涝正相宜。不冷不热好生长。可在这黄海海滨,怎么才能做好这些树木管护的大工程呢?怎么才能及时排水呢?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号,祝文斌带领大家通过攻坚克难,在植树造林的每个关口中,都运用林业科学方法来拉直。他们运用把田抬高,筑垄子,形成断面,形成排沟。在林场一区内,一排排中山杉在高垄上迎面直立,高垄两侧是一条条排沟,每一棵树周围都有一堆秸秆。
一系列技术生物改良技术,也从"实验室"走进"盐碱大田",落户到大丰区沿海林场。
每年5月份,天牛等虫害肆虐,疯狂吞噬柳树,甚至槐树。大丰区沿海林场和南京林科院合作,请来"花绒寄甲",走出了一条以虫治虫、以虫克虫、以虫灭虫的新路径。
敢用新技术,巧用新技能,实用新方法。在实践中,祝文斌和林场技术人员,会在天牛虫害高发前,将"花绒寄甲"虫卵贴在树上,达到一定气温后,卵会孵化成幼虫。幼虫会寻着"气味"钻入天牛钻蛀的坑道中搜寻"敌人",而后寄生在天牛的体内,将它们消灭殆尽。
如今,大丰区沿海林场里的主打树种,是中山杉、水杉、榆树(白榆)和金丝柳。这些主打树种的筛选过程,是经过三个春秋的实践证明,这曾经的盐碱地作证可行;经过三载的风吹雨练,如今已长成绿荫的树木作证可行。
大丰区沿海林场人员在祝文斌的感召下,几经试验、不断尝试,有所淘汰、有所保留,最终才得以确定的。经历了尝试——试验——失败——再尝试——再试验——改进——取得成效的技术攻坚克难历程。绿荫成林的树向务林人,以良好的回报。

图为:祝文斌带领大家清理淤积在横竖墒沟内的多余土壤,提高田间的排涝能力。

"我是名场长,让"盐碱地"植为绿色长城责无旁贷"

天道酬勤。大丰区沿海林场展示了一片曾是荒地、现变身生态绿洲的绿色传奇。而在这绿荫成林的背后,离不开林场拓荒者们的艰苦创业。回首过往的岁月,这些拓荒者感慨万千:短短三年,在这片盐碱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势良好的万亩绿林,在向务林人庆贺。大家也共同向植林引路人祝文斌一投去赞许的目光。
     然而,深知内情的知道,大丰区沿海林场在当初创业的道路上,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早在2015年8月,那一场达到12级的龙卷风和特大暴雨,也使沿海林场遭遇了一些损失。有的新栽树木连根拔起,有的已栽树木淹滞枝黄。风雨过后,祝文斌迅速带领党员、职工,一个个到林地中扶正风倒木。脚陷烂泥中,双手被划破。为了这片刺槐,全场干部职工费尽了心血。刺槐树丛中"洋辣子"、"马蜂窝"特别多。在修剪管护中,常常会受到伤害。但他们仍然护正树木,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风雨中,祝文斌带领党员、职工投入到紧张的墒沟开挖中,早上5点多就开始作业,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平均每人挖墒超过300米。每到晚上,大家浑身上下都是泥水。但祝文斌等党员、职工从不言苦、从不畏累,为了盐碱地的植绿,为了海边林苗的欢笑,他们把爱洒在这片盐碱地上。
祝文斌在林地中发现,刺槐水平根系虽然发达,但垂直主根不壮,易倒伏,又不易扶正,虽然耐盐,却并非沿海林场最佳的选择。这两年,大丰区沿海林场又有所改进,不断调整种植树种,大面积推广了更加耐盐的中山杉、白榆等新的树种。
    雷雨过后是晴天。为了减少自然灾害侵袭对树木生长带来的损失。祝文斌和林场科技人员,把栽后管护一直当作是林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主要在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抓好苗木生长的常态管护,即草害防治、追肥育苗、加固树木;病虫害防治、水分调控等技术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方法,降盐降碱,改良土壤,确保植树成林。从而全方位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把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一切,黄海海滨这盐碱地上绿荫成林的万亩林场作证。
增绿就是增生态,造林就是造福园。祝文斌多次到兄弟林场学习取经,这两年还大胆成功试验引进了美国薄壳山核桃、弗吉尼亚栎等一批具有鲜明彩色化、珍贵化和效益化具有"三化"特征的树种,在土壤进一步改良后,全面推广。
眼下,在祝文斌带头艰苦创业下,大丰区林场有了科学护林管理区域,场里面建有食堂、职工有了住宿区,引进了净水器,安了热水器,在办公室、宿舍房,也有了网络、电视、电脑,一切都走上了正规。昔日这块曾经拓荒的贫瘠荒地,如今已展现出新的片片绿意、勃勃生机。
在盐碱地上种树有多难?天知,地知,人知。
在盐碱地上植苗有多苦?你知,我知,心知。
祝文斌和党员、拓荒者们更知道,在这艰苦探索的三个春秋里。经过重重试验、层层淘汰,方知适合本地的树种;通过多次摸索、不断创新,才研究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春华秋实。祝文斌,在大丰区沿海林场艰苦创业三个春秋,取得许多荣誉。先后被上级表彰为"沿海滩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先进个人,"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林业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等。面对鲜花,面对光环,祝文斌没有自满,他对党员干部、职工们说,我们的努力拼搏,仍在继续前行;我们的艰苦创业,仍在不断迈进;我们的探索研发,仍在勃发生机。
编后:

为挑战者点赞 !

这里曾经是沿海滩涂、芦荡茅草地,有人说,要在这盐碱地上栽植树苗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大丰区沿海林场场长祝文斌,牢记入党誓词,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作风,历经艰辛困苦,依靠科学栽植树苗,积极带领全场党员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开垦盐碱地植林之中,短短3年,这片盐碱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如今已筑起万亩"绿色长城"!长势良好的万亩绿林,一阵阵微风吹来,树叶儿哗哗响,犹如在向植林引路人祝文斌表示庆贺,我们发自内心地敬佩、祝贺他,祝文斌好样的!我们为你勇敢挑战点赞!祝文斌这一挑战举动,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五个一"战略工程之中培植一片林具体表现。他是拓荒植林英雄,勇敢地挑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万亩绿洲展示在人们面前,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挥毫泼墨讴歌,好男儿扎根基层盐碱荒滩,不怕风吹日晒,历经艰辛困苦,以顽强拼搏的作风和刚强的毅力,誓让盐碱地变为生态绿洲的雄心壮志,奇迹般地征服大自然,为生态立市披上新绿装、为培植"一片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值得广大党员、退伍军人好好学习。
(作者单位:盐城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