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发挥盐城自身优势 借鉴上海开放经验
作者:[db:作者]  发布人:盐城机关党建  发布时间:2020-04-04  浏览量:245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有幸成为长三角41个城市之一,也成为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放眼长三角,从经济总量看,2018年盐城在41个长三角城市中排名第12位,在27个长三角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1位,从人均和地均水平看,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2018年盐城分别排名第21位和第27位,通过互学互鉴,更好地服务这一国家战略,盐城市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指导实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扩大开放,坚持“三市”战略,推进“两海两绿”路径,提出实施“四个新盐城”目标定位,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开放新盐城,本人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务必发挥盐城自身优势,借鉴上海开放经验,才能助推“融入长三角、建设新盐城”。为此建议:

一要用开放举措重抓投资兴业,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江苏沿海中部,紧邻大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盐城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4550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国土面积最大、建设用地资源最多、海岸线最长的沿海城市,这是我市“融入长三角、建设新盐城”一大优势,同时学习借鉴上海开放经验,用开放举措重抓投资兴业,务必做到三是:一是抢抓上海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的机遇,利用上海正在发展“四新”产业这个契机,按照城市间错位发展,结合盐城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前瞻性产业布局,好中选优地承接从上海向外转移的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发展与此配套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取经上海浦东自贸区经验,从中韩(盐城)产业园实际出发,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围绕外资企业的关切和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领域,加大利用外资财政奖励力度,加强用地保障,支持研发创新,加大金融和人才支持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利用外资保障机制,让外商体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实现盐城对外开放新局面;三是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互认、窗口服务和监管工作效力互认,提高长三角政务服务效率,减少企业和个人办事要件,实现个人用户和法人的跨省身份认证,确保快速办照创业、投资兴业。

二要用开放理念善抓交通先行,把立体交通做快做畅。

盐城交通便捷,拥有南洋国际机场和盐城港大丰港区、滨海港区3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建设港口物流园、空港经济区,开通江苏唯一对韩日全货机航线,正在打造滨海港国家级的河海联动开发示范区,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四通八达,徐宿淮盐和盐青铁路开通启用,盐通铁路即将完工,通往京沪宁等方向的高速铁路加快建设,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北京“一日商务圈”正在变为现实,这是我市“融入长三角、建设新盐城” 又一大优势,同时学习取经上海开放经验,用开放理念善抓交通先行,把立体交通做快做畅,务必做到三是:一是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机场形成中心、高铁形成枢纽、公路形成网络、海运形成体系为方向,全面提升与上海互联互通水平,打造“枢纽经济”联动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强与国际航空(航运)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学习扬弃东方航空物流公司和上港集团物流公司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空港(港口)物流业现代化,发展信息、金融等物流增值服务,为区域内货物集散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平台,践行打造连接日韩、中亚、欧洲的国际开放大通道;三是围绕把盐城港建成上海港喂给港的目标定位,深化与上海港的全面对接和合作,建立健全盐城港运营管理体系,积极打造海河联运体系,发挥其通江达海的水运优势,同时抓住盐城铁路从“末梢”到“枢纽”蜕变翻身的优势,创造条件能开通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港、航、路、贸全要素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开放支点。

三要用开放心态巧抓人才强市,把招才引智做活做优。

盐城开放包容,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与20多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拥有2所高等院校和32所职业院校,每年为各类企业培养8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资助世界一流、国内顶尖人才(团队)最高达10002000万元的领军人才引进政策,盐城既有国家层面合作园区中韩(盐城)产业园,又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13个省级开发区高新区、17家与深圳和苏南合作共建的园区,这是我市“融入长三角、建设新盐城”再一个大的优势,同时学习取经上海开放经验,用开放心态巧抓人才科技强市,把招才引智做活做优,务必做到三是:一是加大我市柔性引才力度,充分借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优势,依托上海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发挥上海(盐城)科创中心孵化作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在不改变外地人才的人事、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采取短期兼职、技术合作、对口支援等柔性流动方式,聘请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盐城工作;二是加快设立海外院士工作站、诺贝尔奖专家工作站、华侨华人专家工作站等海外研发平台,通过离岸孵化、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共享具有开放理念、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全球人才资源,打造跨境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三是解决后顾之忧,完善住房医疗配套,降低人才居住生活成本,加快人才公寓或公共租赁房建设,提供人才健康咨询、预约诊疗、专项体检等“定制化”医疗服务,健全长三角和国际医疗服务结算体系。

综合上述,为了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开放新盐城,务必做到:要用开放举措重抓投资兴业,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要用开放理念善抓交通先行,把立体交通做快做畅,要用开放心态巧抓人才强市,把招才引智做活做优,才能更好更快助推“融入长三角、建设新盐城”,书写“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思想指引新作为”的全方位开放盐城新篇章。

                                                                                                 (作者系盐城市政协常委,盐城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