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扶贫”温暖困难群众的心窝里
作者:[db:作者] 发布人:盐城机关党建 发布时间:2018-04-13 浏览量:12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坚决反对,坚决查处。”
如何保证精准扶贫这个“好经”不被“念歪”?笔者深入基层扶贫工作多年,也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把扶贫资金挪用,另搞面子工程项目,有的谎报扶贫项目,骗取扶贫资金,有的甚至截留、克扣扶贫资金,这种“蚊蝇腐败”肆无忌惮侵吞扶贫资源、“数字脱贫”瞒天过海的不良现象,直接导致扶贫工作难以推进发展。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预防这些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呢?让“阳光扶贫”普照大地,困难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党和政府温暖?笔者认为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思想要有清醒的认识。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之一,要现实这一梦想,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习总书记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户一不落、一个不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而奋斗的教诲。扶贫款是救命钱、良心钱,一分钱不能挪用,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好事做好,目前,扶贫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最终影响扶贫攻坚的成效。 我们各级政府、单位部门或扶贫工作队一定要牢记:“莫要伸手、伸手必捉”的教诲。充分运用好每笔扶贫资金,把救命钱用在精准扶贫项目上,使困难群众尽早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制”。坚持党委理财,纪检监督,是“阳光扶贫”关键所在。全市10多个帮扶工作,筹集资金达几千万元,为确保扶贫资金准确投入到精准扶贫项目上,在动用每笔扶贫资金,一定要坚持党委议财,纪检跟踪监督,当好“阳光扶贫”责任人,确实让“阳光扶贫”托底精准脱贫,真正把脱贫攻坚做成一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实事、好事。
三是创新扶贫资金监管模式。笔者认为,“阳光扶贫”资金管理上,应积极探索扶贫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比如笔者了解获悉,淮安市在省纪委指导和推动下,创设一套“阳光扶贫”监管新模式,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人和项目“实名制”为基础,整合扶贫对象、资金、项目、力量4个数据库,像“绣花”一样推进5个精准——扶贫资金精准滴灌、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责任精准定位、扶贫过程精准监管、扶贫绩效精准评估。淮安市首轮扶贫大数据比对,就让一批“扶假贫”现了原形。这种经验及做法各级政府、单位部门不妨借鉴学习。
四是加大扶贫资金审计力度。监督的目的不仅在于形成威慑、根治顽疾,更重要的是,监督视线所及之处,责任之弦要绷得更紧,加大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监督、审计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单位部门在用好扶贫资金中,一定要谨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财务审计 、纪检要跟踪督查扶贫资金流动去向,每笔扶贫资金要实行阳光操作,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扶贫资金有着落。
(作者单位:市委市级机关工委)
如何保证精准扶贫这个“好经”不被“念歪”?笔者深入基层扶贫工作多年,也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把扶贫资金挪用,另搞面子工程项目,有的谎报扶贫项目,骗取扶贫资金,有的甚至截留、克扣扶贫资金,这种“蚊蝇腐败”肆无忌惮侵吞扶贫资源、“数字脱贫”瞒天过海的不良现象,直接导致扶贫工作难以推进发展。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预防这些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呢?让“阳光扶贫”普照大地,困难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党和政府温暖?笔者认为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思想要有清醒的认识。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之一,要现实这一梦想,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习总书记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户一不落、一个不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而奋斗的教诲。扶贫款是救命钱、良心钱,一分钱不能挪用,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好事做好,目前,扶贫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最终影响扶贫攻坚的成效。 我们各级政府、单位部门或扶贫工作队一定要牢记:“莫要伸手、伸手必捉”的教诲。充分运用好每笔扶贫资金,把救命钱用在精准扶贫项目上,使困难群众尽早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制”。坚持党委理财,纪检监督,是“阳光扶贫”关键所在。全市10多个帮扶工作,筹集资金达几千万元,为确保扶贫资金准确投入到精准扶贫项目上,在动用每笔扶贫资金,一定要坚持党委议财,纪检跟踪监督,当好“阳光扶贫”责任人,确实让“阳光扶贫”托底精准脱贫,真正把脱贫攻坚做成一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实事、好事。
三是创新扶贫资金监管模式。笔者认为,“阳光扶贫”资金管理上,应积极探索扶贫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比如笔者了解获悉,淮安市在省纪委指导和推动下,创设一套“阳光扶贫”监管新模式,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人和项目“实名制”为基础,整合扶贫对象、资金、项目、力量4个数据库,像“绣花”一样推进5个精准——扶贫资金精准滴灌、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责任精准定位、扶贫过程精准监管、扶贫绩效精准评估。淮安市首轮扶贫大数据比对,就让一批“扶假贫”现了原形。这种经验及做法各级政府、单位部门不妨借鉴学习。
四是加大扶贫资金审计力度。监督的目的不仅在于形成威慑、根治顽疾,更重要的是,监督视线所及之处,责任之弦要绷得更紧,加大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监督、审计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单位部门在用好扶贫资金中,一定要谨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财务审计 、纪检要跟踪督查扶贫资金流动去向,每笔扶贫资金要实行阳光操作,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扶贫资金有着落。
(作者单位:市委市级机关工委)
上一篇:
强化廉政监督 规范制度行为...
下一篇:
面对诱惑好好想一想算一算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