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习总书记在给安徽太和种粮能手徐淙祥回信中的殷切寄语。面对连日来的高温少雨,水稻生产将面对复杂考验,如何防范高温热害,因时因地抓好田间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等成为种稻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最挂念的事儿。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近日,盐城市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第三支部与盐城市盐东镇正洋村党总支联合开展了以“优质绿色水稻高效生产技术科普”为主题的支部“共联共建”党日活动。市农科院科研处王茂文处长、水稻专家朱国永、严国红研究员、张桂云博士和正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荣出席,同时还吸引了40多名党员、群众代表和种植大户参加。
活动中,水稻专家朱国永研究员针对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开展了专题讲座,精彩的科普宣讲让在场的党员、群众代表和种植大户收益匪浅。
宣讲一结束,正洋村种植大户卢浩波赶忙上前将市农科院水稻专家们“拽”到了自己的水稻种植基地。一到地头,卢浩波激动地拉着水稻专家说:“今年我的水稻基地种植了1000余亩水稻,因为这段时间雨水少,气温高,很多片区出了问题,请专家们帮忙想想办法,要不然今年肯定要歉收。”
水稻专家们一一查看了问题区域,指出了水稻品种选用、种植、病虫治理、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优选治理方案,同时也向在场人员普及了绿色标准化生产等科学知识,倡导优质绿色生产的科学方法。
活动后,王茂文处长和蔡荣书记均表示,通过此次支部“共联共建”方式开展农技科普活动,不仅赋予了党建为民理念更丰富、更具体的内涵,也是密切联系基层、服务种粮农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下一步,两支部将继续加强共联共建共享,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乡村治理有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群众持续稳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