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滨海县司法局探索基层治理调解新模式
发布人:滨海县委县级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3-11-17  浏览量:67 

滨海县司法局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重点,以创新形式为抓手,探索“三进两+”调解新模式,强化源头防范,提升化解质效,绘就基层社会治理新蓝图。

调解进集市,当好贴心“服务员”。为提高村民对人民调解的知晓率和首选率,引导群众更多依靠调解方式化解身边矛盾纠纷,县司法局联合东坎街道新安村,利用赶集机会,在摊位旁、马路边设置“宣讲点”“接办点”,将“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易拉宝立牌集中摆放到集市醒目位置,图文并茂展示给来往群众观看阅读,现场接受调解服务咨询、讲解调解流程、介绍“苏解纷”平台,为赶集群众送上“早市礼”。

调解进景区,开启服务“新赛道”。随着“地摊经济”和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商贩喜欢聚集在人流量较大的景区附近摆摊,但因部分商贩不诚信经营导致引发消费纠纷。针对这一情况,县司法局不断延伸人民调解工作触角,将调解工作搬进景区。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东坎街道在滨海公园设置宣讲点、调解点,重点介绍非诉解决矛盾争议的多种途径,引导游客到“苏解纷注册讲解区”和“非诉常识问答区”参与活动。

调解进乡村,争当基层“实干家”。滨海县司法局始终秉持“一盘棋”宗旨,打造“庭所共建”工作模式,依托司法所与基层法庭,组织开展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实现将非诉讼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的目标。建立“庭所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联动处置效率,畅通案件有序流转,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发展趋势和苗头隐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构建“庭所联合培育”新模式,不断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今年以来,陆续在滨海港镇、天场镇等乡镇(街道)开办基层人民调解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养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能力。

调解+网格治理,打好服务“组合拳”。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县司法局整合人民调解和基层网格队伍资源,实现调解员与网格员同频共振,建立“网格+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镇”。今年以来,组织“老党员调解室”“黄红梅调解工作室”“樊友美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开展网格员+调解员“1+1”联合大走访大排查9次,提供调解协助11次,调解成功率100%。

调解+普法宣传,跑出强基“加速度”。将普法工作贯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婚恋家庭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中,真正实现以法促调,以调促宣。加强典型案例、重点案件“以案释法、以案明法”工作,把普法融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全过程,做到调前讲法、调中普法、调后析法。开展法治文艺巡演进乡村活动,将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小品《有话好好说》搬上舞台,通过人民调解员的精彩演绎,将法律知识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送到“家门口”。文艺巡演活动覆盖全县16个街镇,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爱,为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