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海县司法局积极宣传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滨海新枫景”,强化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努力实现个人矛盾纠纷“就地、及时”化解,行业、专业矛盾纠纷“领域内、升级前”解决,积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调解地摊”聚人气,营造“请过来”吸引力。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率,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调解组织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好有效地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滨海县司法局设立“赶集日历”,结合行政区划与历史习惯,不断收集和填充,精准把握辖区内乡镇赶集时间点、做好农历阳历时间换算,在各处赶集点,设立“调解地摊”,现场设点接受调解服务咨询,解答群众诸如邻里纠纷、讨薪矛盾等疑问,并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宣讲滨海县多元化解的组织架构、人员阵容、申请方式等,吸引人气,拓展枫桥经验宣传广度。
“司警搭档”增底气,提升“走出去”公信力。按照“公调一体、宣贯并进”的思路,在滨海县“景区说枫桥、赶集说枫桥、下乡说枫桥”等系列宣传活动中,以司法干警+公安民警+调解员的组合,形成宣讲铁三角。去人群聚集地流动宣传,主动派发资料,今年以来发放《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条例》“缤纷调”手册等宣传资料累计6000余份,派发“调解名片”,注明调解员联系方式、所属调解组织以及调解特长等,强化调解员在现场的身份认证。进一步规范“滨海新枫景”的打造工作,提升群众信任度,提高枫桥经验在滨海人民心中的认知深度。
“走街串巷”接地气,释放“送上门”亲和力。制定《滨海县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实施方案》,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立法民意征集点、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行政复议应诉立案等平台,指导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联动开展常态化“上门活动”排查预警,不断健全社情民意搜集网络, 推动实现群众生活区域、生产单位、商贸场所等纠纷排查网格全覆盖。村(社区)调委会每周组织一次,乡镇(街道)司法所每月组织一次、县司法局每季度组织一次普遍排查,确保全覆盖、无盲区。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预判准、处置快。手把手教会线上申请、一对一留下求助联络方式等,切实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广大群众对枫桥经验、人民调解的关注度与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