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海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努力探索满足人民新期盼、符合时代新特征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美丽“新枫景”。
夯实调解力量,提升调解队伍能力。着力提升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水平,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针对常用法律法规、调解方法与技巧、案卷规范化制作等重点内容展开培训。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等常见矛盾纠纷,邀请“三官一律”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讲授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22场次,各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共计600余人参加了培训。优化兼职调解员,坚持“不拘一格、任人唯能”的选拔标准,在村两委、“三老”人员(老党员、老村干部、老劳模)、村老乡贤等热心普法、调解公益事业的群众中选育人民调解员。吸纳专业人才,选拔37名政治素质高、法律业务精的律师进入律师调解员队伍,处理疑难复杂案件调解。截至目前,已常态化开展律师调解员培训活动20余次。
夯实组织根基,强化人民调解网络。织密调解组织网络,积极培育企业、商会和新业态人民调解组织,明确将调解组织建设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成效考核。截至 2023 年 11月,全县共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 357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7个,新业态人民调解组织30个。在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上“下狠功”,对人民调解员的选聘、日常管理、业务培训等方面提出高标准要求,在规范现有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同时,大力鼓励和引导律师、公证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化人才加入人民调解队伍。通过创建“流动调解室”“网格+调解”等调解模式,确保每个网格单元都有一名网格员对接,一声“吹哨”,网格调解员即刻到位,实现调解工作与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精准对接。
夯实数字建设,构建调解多元格局。依托“苏解纷”信息化平台系统,推动接案、分流、化解、联动、处置更加高效,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数字化调解模式,变“群众跑”为“数据跑”。依托“滨智调”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导入调解专家信息,从各领域筛选出调解案件多,调解成功率高的调解员,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针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案件,指派给调解专家进行调解,实现人民调解基础信息精准化管理。创意定制“调解地图”,按照地理位置或调解专项进行分版,以滨海县司法局虚拟形象代言人“滨小司”为定位图标,绘制了调解组织分布图之营商环境版、婚姻家庭版等多个版本,备注相关调解组织概况,方便当事人精准定位,及时求助线下调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