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盐城市大丰区检察院:推行“赢心”工作法,让信访群众“事了心宽”
发布人:大丰区委区级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4-12-07  浏览量:33 

“办实信访案,赢得百姓心”。大丰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为目标,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追求,不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在办案中创新运用“听、查、解、治”四字法,严格落实院领导包案制度,综合运用矛盾调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举措,坚持综合履职,汇聚多方合力,积极推进信访矛盾妥善化解,让涉法涉诉信访群众“事了心宽”。

 

坚持如我在访,以诚挚之心“听”,让群众把话都说出来。组建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的控告申诉检察“赢心”办案团队,推行“赢心”工作法,始终将“倾听民声、回应关切”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秉持“如我在访”工作理念,面对“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诉求听到心里,对群众诉求作“有解推定”,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2023年以来,共接收来信435件,接待来访341人次。对每一件信访案件都做到专人办理,逐案建立群众诉求、审查情况、办理结果、息诉罢访“四合一”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梳理未解决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对群众在法律框架内的合法合理诉求,坚持多听一嘴,多想一步,多做一点,用责任与担当守住每一位来访者的心。

坚持领导包案,以公正之心“查”,让群众监督办案过程。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离不开全面细致的审查工作,只有高质效审查案件,才能高质效办好案件。充分发挥院领导监督指导、综合协调的优势,切实防止检察环节信访案件办理成为简单的“二传手”。对首次信访和群体性信访案件,采取“一个案件、一班人马、一包到底”的工作模式,由“院领导+‘赢心’团队成员+业务部门人员”组成办案组,全面细致审查原案,深挖案件背后的问题,找准信访形成的根源。2023年以来,院领导包案办理案件43件,与办案组成员通过接待并听取信访人诉求、审阅卷宗、调查核实等举措,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办理李某申请立案监督案时,包案领导带领办案组成员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多次与李某沟通,认为该案有和解可能,遂组织行政机关与李某会商,为其讲清法理及诉讼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李某最终同意检察机关的和解建议,撤回监督申请。

坚持综合履职,以求实之心“解”,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实践证明,信访问题都是有解的,关键在于态度、力度和办法。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通过多元化综合履职,汇聚多方合力,高质效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行公开听证,引入第三方化解力量介入释法说理,为矛盾化解提供“外脑”支持。2023年以来,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作为听证员,举行公开听证会50余场,以透明促公正,以公开促化解,不断提升听证化解率。加强国家司法救助,以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及时传递检察温度。2023年以来,共向111名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5.15万元。对申请司法救助的困难当事人,本着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的原则,告知其申请救助需要提交的相关资料,快速启动程序,及时审查办理,跟踪发放司法救助金。同时加强与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融合,通过多元化救助帮扶,促进解决当事人面临的现实困难,彰显检察担当。联合相关单位构建“全域检调·访调审监”平台,依托“丰检‘枫’景”基层检察服务站,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不断前移法律监督触角,下沉服务基层治理,依托服务站点,形成化解合力,促成多起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在办理梅某某房屋拆迁信访案时,邀请法院、住建、信访等多部门参加磋商,经多轮会商,形成会议纪要,最终推动历时27年的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坚持诉源治理,以共赢之心“治”,让群众见证治理成效。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把这个链条拉得更长、做得更实,是办案境界的升华,也是监督层次的提升。自觉把监督办案融入国家治理大格局中考量,做实类案研判分析,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用好信访大数据,及时发现群众诉求集中的重点问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社会治理薄弱环节,提出预警防范工作建议,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诉源治理为牵引推动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共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0份,1份检察建议入选“全市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探索推行“党建+”新模式,通过开展“党建+司法救助”活动,与救助申请人所在地的村居委会联合开展案后跟踪回访,进一步了解司法救助金使用情况和被救助人生活状况,使党建成为业务工作的延续,深化救助效果,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开展“党建+法律宣传”活动,党员进社区主动上门为群众释法说理、答疑解惑,切实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