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守护“湿”与远方——盐城市大丰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湿地保护青年突击队风采展
发布人:大丰区委区级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01-04  浏览量:36 

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湿地保护青年突击队的青年同志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加强陆海统筹、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的方式,在这片水陆相遇的奇迹中绽放湿地卫士的青春芳华。

 

聚焦湿地保护,抓牢抓细粮食安全。湿地保护青年突击队不断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划优划足永久基本农田;层层级级签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军令状”,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责任主体,把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落到实处;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目前我区现状耕地面积为191.36万亩,超出原定耕地保护目标约6.78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赋予青年的力量,让农民的未来在田野绽放,让幸福的生活在汗水中凝结。

聚焦服务质效,全面打响治“草”攻坚战。湿地保护青年突击队坚决扛起湿地生态保护责任,扎实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2023年互花米草治理攻坚战开始了,作为引进的外来物种,互花米具有固滩的功能,但它也侵占了本地植物的生长空间,底栖生物也难以生存。湿地保护青年突击队与省海洋院、林科院的青年专家们一起深入滩涂一线调查研究它的生长情况、分布范围,根据互花米草生长的特性,因地制宜采取刈割+围淹、翻根深埋、人工挖除治理措施。在围淹除治过程中,针对滩面较高无法引入海水的情况,创新提出了“围堰隔水,翻根筑垄”的治理方法。

聚焦融入治理,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首次探索实施了“生态+农业”的修复方式。采取稻谷部分收割的模式,在耕地中保留部分稻谷作为鸟类新的食物来源,同时其秸秆也为鸟类繁殖、夜栖及避险提供场所,谷物售卖产生的经济收益则作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后期管护经费,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循环互补的良好局面。其次是拓宽资金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需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为减轻区财政压力,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与相关风电企业沟通对接,将占用生态资源的补偿资金真正用到生态修复上。

淬炼忠诚担当,不负时代韶华。湿地保护青年突击队不畏艰险、矢志创新,展现青年担当、破解多项难题。未来,他们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聚焦“国之大者”,严格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为积极的行动,汇聚湿地保护的强大合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一起守护“湿”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