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蓝利剑划破长空,青春阳光驱散阴霾,疫情之下,滨海公安青年民辅警,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青春之热血书写青春之担当,成为疫情防控的蓬勃力量。
刘涛 八巨派出所民警
面对疫情,八巨派出所“90后”民警刘涛用热血和行动展现忠诚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刘涛主动请缨,放弃休息,全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处警巡逻、核酸检测点执勤、入户巡查,都能看到他坚守的身影。
在辖区执勤点,严格排查人员车辆,防止外来输入的风险。刘涛说:“守一块阵地、护一方安宁,这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与义务,要不畏艰难,经受考验和淬炼。”
王亚龙 城北派出所民警
“请大家勤洗手,不聚集,出门保持一米线。”城北派出所民警王亚龙在开展“敲门行动”中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他戴着口罩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摸排疫情线索、组织消毒工作、开展防疫宣传、查看重点场所……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一条条措施落实到位。他用埋头苦干的坚守,为年轻民辅警们“带了好头”。
王宇升 五汛派出所民警
“群众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作为青年民警,这也是王宇升的初心使命。发动社区疫情防控宣传、健康驿站管控、协助核酸检测、通道卡口查控,每一处前沿阵地都留下他坚实的身影。
“天使白”“全副武装”,坚守核酸检测阵地,办公包里常备一套防护服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他就是这样怀着一颗炙热的心,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用青春热血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展现出青年民警的时代风采。
水淼 通榆派出所民警
“做核酸没?”“请出示核酸证明!”“来看看你的行程卡!”这样的话,水淼每天都要说上百遍。抗疫以来,他每天来往于社区、派出所两点一线,防疫宣传、防疫检查、隔离劝阻、流调溯源、维护秩序……忙碌而充实。
跟同事交流时,他玩笑道:“老是觉得觉不够睡,好像又回到了学生年代。”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小腿肚子的酸痛在提醒着经历了什么。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是开心和自豪的。
沈弘光 东坎派出所民警
1998年出生的沈弘光,已入警2年。疫情发生后,他就在抗疫前线连续奋战。工作中,他不停地在防控点、核酸检测点、街面巡逻等岗位工作着,彰显着青年民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
在推广“场所码”时,沈弘光不顾膝盖积液的病情,在辖区开展“场所码”注册申领推广工作,一天“打卡”了86家商铺。面对群众提出的各种关于“场所码”注册申领扫码的疑问,他都耐心细致解答,一遍遍操作演示。
孙辉 交警大队县城三中队辅警
在沈海高速滨海出口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的交通警察大队县城三中队辅警孙辉初为人父,却缺席了孩子人生的开场。
面对疫情,孙辉舍小家为大家,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的妻子即将生产,孙辉毅然选择了“逆行而上”,把妻子的一切事情托付给家人,坚守在抗疫一线。孙辉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事迹,但这正是90后青年力量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