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2022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以打造“盐年益寿”幸福养老服务品牌为抓手,将“五个一”幸福养老能力提升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社区居家机构建设同步推进。创立“盐年益寿”幸福养老服务品牌,全面完成“五个一”幸福养老工程,养老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成15个城市街道“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29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100个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完成3598户适老化改造。为10000名经济困难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装置。为10000名75至79周岁社会老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实现1000名失能(失智)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广泛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练手指操、跳广场舞、做营养餐”等幸福养老“五个一”活动,不断提升对老年人全方位的照护关爱。
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同步发力。全省率先建成养老机构联网监测系统,实现全市养老机构24小时“可视化”轮转监督和在线调度。全省首创上线养老服务数字地图,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数字化供给。全省首家制定居家上门服务“十助50项”清单。全省率先开展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创建,《民政领域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在全省推广。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资金监管和机构监测平台投入运行。全力守护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四个“十步工作法”被省民政厅在全省推广。
政策法规资金人才保障同步强化。《盐城市养老服务条例》于2022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并被省人大列为立法精品培育工程。会同发改、财政等12个部门出台《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会同卫健、教育等14个部门出台《30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会同自规、住建等5个部门出台《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用房“五同步”实施办法》。全年投入养老服务财政资金7.6亿元,同比增长40%。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建设规划,培训养老服务人才3637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2023年,全市民政系统将强化党建引领,实行“党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聚实力,持之以恒打造“盐年益寿”幸福养老服务品牌,坚持把加大设施供给、健全服务清单、扩大数字化应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重要内涵,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居家养老高质量。实施“原居享老”支持行动。完成2300户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依托专业机构建成1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为10000名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装置。为10000名75至79周岁社会老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全市居家上门服务率达到17%。
社区养老高水平。实施“社区安老”支持行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改造提升12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成10个城市街道“枢纽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100个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落实运营补助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开展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机构养老高品质。实施“机构托老”支持行动。开展市社会福利院五级质量提升项目,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强化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功能。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加强服务质量监测。探索多载体养老服务,鼓励养老公寓、养老酒店、养老社区等新型养老业态,实现“养老+医养+康养+旅居”等普惠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