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党支部精心谋划“裁审共建 护航劳工”书记项目,以找准劳资纠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切入点、以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履行人民法院职责的着力点、以建强法院队伍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足点,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彰显司法温度,切实保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书记项目实施已初见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周五学习日、基层党组织活动日等载体,持续提升干警政治执行力。支部书记孙卫权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勇当民事审判部门排头兵”为题给全体干警上党课,激发部门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在执法办案上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在干事创业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司法为民上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全庭干警充分发扬勤奋、争先、奉献、业精、创新、自律的民一精神,实现审判质效第一季度开门红。第一季度共结案415件,其中三月份结案269件,调解撤诉56件,二审服判息诉率高于全省平均值,无超长期案件,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审判任务。
二是规范制度,撑起劳动者权益“保护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案件审理的出发点,牵头研究制定全市法院《“关爱弱势群体 彰显司法温度”活动方案》,突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切实维护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群体性案件及虚假诉讼的管理,防止企业利用追索劳动报酬类案件稀释债权。推进裁审对接工作,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派驻法庭,对于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提前介入,统一尺度,提高裁审效率,以判促裁,与劳动仲裁部门共同为劳动者撑起绿色的权益保护之伞。
三是源头化解,共促劳资和谐“新常态”。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始终坚持倾斜性保障劳动者权益原则,依法保护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秉持调解优先,共同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因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某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资不抵债,遂向全体职工发送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张某等19名职工因对补偿标准不认可而提起群体性诉讼,案件承办人意识到,如果轻易判决则无法彻底解决矛盾,且可能引发新的群体性事件;法院和劳动仲裁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拟定调解方案,并多次上门释法说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企业经多方筹措近60万元,一次性全部支付款项,与劳动者握手言和,该案的实质性化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