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盐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号角吹响,市文明创建巡访团全面投入到常态巡访中。文明巡访团团长肖兆玉带领观察员们深入相关部门、社区、广场、街巷、镇村、窗口服务单位等多个点位,“靶向对标”巡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环境及公共秩序等方面情况,并调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肖团长真不容易,刚患脑梗出院不久,就投入创建活动,却依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创文啄木鸟’的重任!”一位文明观察员由衷地感慨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爱心公益志愿者,我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事。”肖兆玉连连摆手。
肖兆玉在盐城市“援鄂英雄、礼赞劳动模范”事迹报告会作事迹宣讲
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却是肖兆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赤诚奉献彰显党员风范、践行公益情怀的真实写照。肖兆玉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盐城市文明创建巡访团团长、盐城市总工会劳模爱心志愿服务团团长等多个社会兼职角色,也是一位“公益达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投身公益事业以来,40余年如一日,将“学雷锋做好事”铭刻心中,常年开展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传承优良家风,时时处处播撒文明之花,成为广受推崇的厚德楷模,并带动更多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国人口文化先进个人、中国传统文化“德艺双馨”工作者、全国“五好”家庭、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群文骨干、江苏省劳模、江苏好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个人二等功、盐城市道德模范等100多项荣誉。
优秀传统文化“播种机”
“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横向对折再对折,成四等份长条状……”日前,肖兆玉来到盐城市鹿鸣路初中,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助力成长绘匠心”主题活动,给中学生们作了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普及非遗文化。当天,肖兆玉还给同学们讲解了脸谱这项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及制作方法。
“肖劳模在我们学校倡导建立了剪纸、故事、工艺、淮剧等12个兴趣特色班。”文峰初中相关负责人说,肖兆玉经常走进校园举办讲座,以绘声绘色、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升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肖兆玉在盐城设立的劳模民间文艺家微讲堂作剪纸非遗文化传播
这是肖兆玉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倾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发挥一名党员劳模和优秀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上不遗余力,常年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多方奔走,历时十余年排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897条,完成具有较高传承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项目533条。经他收集、整理、创作的民间文艺作品达300多万字,有21篇被收录于国内、国际民间艺术文献库和“精品库”。与此同时,他以“肖兆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带领民间文艺工作者扎根一线、持续开展“民间文艺种子工程”、民间地图网络建设,勤奋耕耘。在全市25所中小学建立民间文艺传播基地,发展中小学师生志愿者9000多人,并在文峰初中建起全国首家中学剪纸、淮剧等多个兴趣特色班和新疆少数民族在盐城读书学生剪纸专业小组。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丰硕的成果是肖兆玉在身患食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多种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些年,肖兆玉曾多次被医生警告“再不住院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可他为了不影响工作,选择了“吃药保守”治疗。对此,亲友和同事们既感动又心疼:“你这是何苦呢?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身体又不好,不能总是这样‘硬撑着’!”“哪里停得下来哦,不争分夺秒抢救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遗产,不抢抓一切时机在全社会播撒保护传统文化的‘种子’,传统文化就不可能蓬勃发展!”面对大伙儿的关心,肖兆玉动情地坦露心迹,“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艰辛征程上,无怨无悔,甘愿担当一名永久牌‘文化志愿者’。”
肖兆玉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带领盐城市民间文艺志愿者队伍参与非遗项目排查与保护工作,并利用会员分布广、专业知识强和自身资源优势,建立起市级民间文艺和特色文化资料库,绘出“盐城市非遗保护目录路线图”。他发起组建的市民间文艺和社科相关服务团队,利用草编、发绣、农民画、面塑、根雕、盆景、脸谱等文艺生产基地,先后帮扶1000多名农村、社区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当地的文化传人和致富能手。
肖兆玉在盐城市鹿鸣路初中给初中生做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今年44岁的许根洋原是厨师,在河北省打工期间学会面塑技艺。10年前他回盐城从事面塑创作,但一无名气二无场所,一时间一筹莫展。肖兆玉获悉后,立即去许根洋的租住屋看望。看了作品后,从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将面塑技艺发扬光大。肖兆玉还介绍他加入民间文艺家协会,并通过多种渠道推介其面塑作品。如今,许根洋的面塑作品已在市区打开市场,成为盐城民间文艺的一道风景线。“如果没有肖兆玉的热心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许根洋感激地说。象这样得到肖兆玉热心扶助的民间文艺爱好者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肖兆玉带领志愿者团队主动参与非遗排查与保护,在配合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成功申报一大批国家级非遗和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的过程中,全力提供智力支持。2017年以来,他组织会员作品巡展于国内外平台,具有一大批发绣、农民画、老虎鞋、草编、瓷刻、羽毛画等精品,分别在香港、澳门、台湾展出受到好评,并赴俄罗斯、法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展出。其中有一批农民画等艺术精品在联合国总部展出,并又相继在中国艺博会、非遗展等大型活动评奖中,屡屡创下佳绩,被群众誉为“最美草根文艺家”。
“作为一名终身‘文化志愿者’,我会在民间文艺事业的征程上一直跋涉下去。”肖兆玉的坚定信念溢于言表。
爱心志愿服务“领路人”
不久前,肖兆玉带领文明观察员和劳模志愿者,先后走进盐都区潘黄街道、城南新区聚龙湖社区与居民互动,并在市体育馆广场、宝龙广场设点,开展以“激情喜迎二十大,爱心志愿服务惠民生”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头宣讲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知识,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肖兆玉带领农业专家劳模开展“劳模科技普及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在肖兆玉的心目中,积极传播志愿精神、投身志愿服务,宁可透支生命,也要有所作为。40多年来,他长年累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并发挥省、市劳模作用。2013年5月,由盐城市文联授牌命名的“肖兆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又获市级机关工委命名,担负起“一岗双牌”工作室重任。以此为载体,肖兆玉先后在中小学设立“劳模优秀文化传播微讲堂”,在社区设立“劳模法治宣传直通车”,在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设立“劳模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同时,他通过“植文化、育文明、讲道德”活动,在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讲堂中强化“爱、敬、诚、善”文化传承,产生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成效。
他还在市级机关劳模志愿者服务大队、市劳模文明驿站等团队和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先后开展“公益伙伴计划”、“文明使者基层行”、“守望邻里节”、“健康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63场。同时,与上百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公益行动团”,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100多场。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一直牵动着肖兆玉的心。他带领爱心志愿者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前,来到地处偏远的经济薄弱村,给这里的留守儿童发新书包、足球、文具盒、画刊、试卷夹和彩色绘画笔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多年来,肖兆玉利用担任多所学校艺术指导和法制副校长的契机,与志愿者们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在校内外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生活情况,逐步建立起以家庭监护、老师负责、社会关注、文艺指导、志愿服务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并设立“留守儿童亲情视频电话室”,便于在远方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孩子沟通。同时,组织“征集、认领、点亮、圆梦”爱心活动,帮助10000多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微心愿”。组织500余名爱心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
肖兆玉带领文明观察员开展“向留盐过年稳岗加班外来人员送温暖”志愿服务行动
自2020年疫情防控以来,肖兆玉以盐城市文明创建巡访团团长、市总工会劳模爱心志愿服务团团长的身份,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助力企业稳产保供、复工复产,党员文明观察员勇当“疫”线先锋、服务防疫生产“两不误”、助力春耕生产、学雷锋助残送春风等50多场社会实践活动,带头并组织捐资捐物累计价值达20多万元。
作为盐城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市法学会理事,肖兆玉还在普法工作上倾注大量心血。由盐城市法宣办、市司法局授牌的“肖兆玉普法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先后牵头开展普法宣讲活动160余场,指导中小学设立“普法宣传墙”“法制宣传栏”2300余块。他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确立“因人施教、隐私保护、法律咨询、被害预防、案件监督”的宣教监督机制,被司法部和主流媒体作为创新典型进行重点宣传。他组织开展“放飞青春、法律护航”“厚德人生、远离犯罪”法律与道德并行的微讲堂,先后走进机关、学校、镇村、企业、社区、军营,受到广泛赞誉。他创新开展趣味互动法治“影子”教育活动,举办“未成年人权利与保护”、“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法制讲座,建立普法开门QQ群,使20000多名在校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没有发生一例青少年犯罪。
为进一步提升爱心志愿服务成效,肖兆玉家庭和亲友捐助3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项目,用于扶助特困家庭。2016年阜宁、射阳“6·23”风灾发生后,肖兆玉带头捐款6000元,并组织志愿者向灾区捐款捐物总折合5万余元。他还主动到市区救治伤员的医院当义工,并与灾区32名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扶贫帮困救危“及时雨”
前段日子,盐城市区的一家医院里流传着一条“住院者借钱资助病友”的新闻。新闻的“主角”就是肖兆玉。“虽然老肖已经出院,但他慷慨助人的义举依然感动着人们!”医护人员感慨道。
肖兆玉带领爱心志愿者在新学期开学前为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发放学习用品
原来,不久前肖兆玉因创文劳累过度,突发脑梗住院。几天后,他下地作轻微活动,在病房走廊里散步时,突然听到附近传来伤心的哭泣声,便循声找了过去。不一会儿,在走廊的拐角处见到一位正在抹泪的妇女。经打听,该妇女的丈夫患重病正在该院住院,因经济负担较重,禁不住以泪洗面。闻知此情,肖兆玉揪心不已,对妇女的遭遇格外同情,可自己手头又没有现金,于是连忙向前来看望他的亲戚借了3000元钱,交到妇女手上,以解燃眉之急。妇女再三推让不成,只得收下,感动之余,一再让肖兆玉留下姓名,可他只说了一句“您只需知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行了”,便离开了现场。
在肖兆玉的人生历程里,这样的热心助人、扶危济困之举层出不穷。面对各种社会潮流的冲击,肖兆玉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志愿者,身体力行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传送美德的芬芳。“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肖兆玉在基层宣讲雷锋精神时多次这样表露心迹。
肖兆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奉献”“付出”“助人”“救危”等是最常见的字眼。
肖兆玉不顾自身疾病勇救落水人员事迹宣传
2017年10月的一天,在市区悦达公园附近的串场河边,市民陆飞钓鱼时不慎跌入3米多深的河中。路过此处的肖兆玉听到呼救声,当即百米冲刺一般地跑向河边,不顾自己身患多种疾病,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奋不顾身地向落水者游去。由于水较深、水温较低,陆飞右膀又扭伤,加之河底淤泥湿滑,肖兆玉反复4次潜水,才咬紧牙关、万分吃力地将陆飞推上岸,自己却因精疲力尽又滑入水中。费了好一番周折,才艰难地游到岸边,被一位钓鱼者拉上了岸。浑身瑟瑟发抖的肖兆玉顾不上喘口气,立即对面色发紫的陆飞进行急救,直到其苏醒过来。“要不是肖兆玉奋不顾身出手相救,落水者可能命就没了,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实在感人!”现场目击者赞叹道。后来,肖兆玉对陆飞回访时得知其已下岗,家里经济窘迫,当场作出承诺,承担其儿子初中至大学毕业的全部学习费用和部分生活补助。令人特别感动的是,为了这一大笔支出,肖兆玉省吃俭用,一件外套穿了多年依然舍不得换新,甚至有几年春节都未添置新衣。
家住城西新村三区的唐建卿,是一位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1941年参加新四军后,唐建卿走向抗日战场,先当司号员后当炮兵,解放后转业到东北沈阳,担任机床厂负责人,后于1984年初离休,回盐城养老。一个偶然的机会,肖兆玉得知唐老比较孤单,盼有人陪伴、交流,又获悉唐老故乡在建湖县沿河镇,从小在蔷薇河边长大。于是,肖兆玉专门创作了诗歌《美哉,家乡的蔷薇河》,又带着一大包礼物来到唐老家中,为老人现场朗诵诗歌,唐老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
“我父亲也是抗战老兵,有机会慰问您非常高兴!”肖兆玉热情地握着唐老的手,“我会经常来看望您的。”
守护城市文明“啄木鸟”
2018年3月,肖兆玉因食道肿瘤动手术在家休息,当接到让他担任盐城市文明创建巡访团团长的通知时,他二话没说就立即上岗。巡访中,肖兆玉坚持每周组织观察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单位、广场、街巷及各窗口服务单位,重点对区域内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进行巡访督查。对各窗口行业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环境、诚信建设、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针对创建文明城市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巡查。坚持督导和宣传同步、巡访与观察并举、提升融表率一体,通过“听、访、创、做”等方式,发现典型、宣传示范、督促检查、定期巡访,充分发挥对表挑刺的“啄木鸟”、上情下达的“布谷鸟”、捷报传递的“报喜鸟”的作用,走过春夏秋冬,无畏严寒酷暑,满腔热忱走在创文路上,努力做到“城市文明我先行,城市新风我引领”。
肖兆玉在社区一线实地考察点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为基层人员做培训
肖兆玉带领巡访团“豁出去”做实事,在落细落实落小上下足“绣花功夫”,久久为功,终见实效。据统计,从2018年8月至今,已开展各类系列巡访活动450多场次,自费印刷各类宣传资料150000余份、各类倡议书30000余份,接受宣教达18000多人次。与市区87家单位(镇、街)开展创文结对共建。目前,肖兆玉正带领巡访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服务、特别能奉献“的团队精神,开启投身新一轮文明典范创建新征程。与此同时,他注重用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带领市总工会劳模爱心志愿服务团开展“乡村振兴”、“乡村文明”、“科技普及”、“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活动达80多场次,为提升文明典范创建整体水平夯实根基。
2020年“3.5学雷锋日”之际,肖兆玉组织文明观察员和志愿者分赴韩企摩比斯二厂等4家企业,通过咨询热线、服务站台、网上回复等形式对企业加强指导,帮助企业设立招聘专区,推行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网上签录,实行用工对接,与韩资园邻里中心签订志愿服务备忘录,助力10多家大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在第32个爱国卫生月,肖兆玉带领志愿者先后来到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亭湖区、盐都区相关街道、社区,深入开展“清洁家园,灭蚊防疫”、“爱国卫生你我同行”、“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烟蒂不落地”、“迎国庆、助创文、保清洁”、“促售滞销农副产品”等特色活动。同时,发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清除病媒生物滋生地,普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开展“健康小区”创建和“美丽生态乡村”建设。
肖兆玉在创文现场向市民宣传倡议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守护者和城市文明“啄木鸟”
肖兆玉还带领巡访团走进南洋国际机场、盐城交通枢纽等交通场所,开展“安全交通、绿色出行”活动。来到街道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及区域开展倡导文明祭祀、垃圾分类、行为促进、文明养犬、公厕改造、商超提升、景点打造、邻里守望、小区创建、公筷公勺推广、农贸市场复查、物管培训、文化阵地指导、扶弱助残、道德宣讲、脱贫攻坚、双拥等不同类别的创建巡访工作。
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肖兆玉充分发挥劳模、文艺家及文明观察员的作用。从1月23日起,他以家庭为阵地,深入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向亲朋好友、社区群众宣传党和政府文件精神,开展重大讯息、摘报、文艺作品及顺口溜和信息直通车宣传80多期。分发各类防疫宣传资料10000多份,接受宣教达9000多人次。劝退亲朋好友婚宴、寿宴、聚餐260多桌,达成遵守防疫协议5000多人,带头组织捐款捐物累计价值10万多元,深入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宣传36场次。他还和志愿者来到江苏兆弟建材公司等多家企业,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
这就是肖兆玉,一个乐于“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人。他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志愿服务精神,牢记人民群众的殷殷嘱托。而他呕心沥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践行那颗永恒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