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向先进典型学习的讲话精神,坚持把弘扬英模精神、选树公安英模和先进典型作为重要任务,把先进典型选树作为创新公安思政工作、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弘扬正气、激励斗志、树立形象的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公安铁军队伍健康发展。
一、聚力挖掘培养,提升典型“梯次度”。紧密结合民警队伍实际,确定了“层层有典型、行行有标兵、处处有榜样”的典型培养思路,使一批有能力、有专长、有业绩的民警在各个岗位上脱颖而出,为广大民警提供了争当先进的机会和展示风采的舞台。一是搭建舞台,丰富载体。盐南高新区分局党委先后7次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做好先进典型挖掘、培养、宣传工作,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打击整治、治安防控、警务规范、基础建设、队伍管理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大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力度,认真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典型培养计划,制定出台《盐南高新区分局典型选树工作规范》等工作制度,规范和推进先进典型选树、培养、宣传工作,通过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盐南青年卫士、岗位标兵等,拓展典型选树的范围,健全典型选树机制,深入挖掘和推出一批立足基层、扎实工作、争创一流的先进典型。二是部门联动,拓宽渠道。完善政工、指挥中心、业务警种和派出所联动机制,强化先进典型事迹挖掘和推荐宣传工作,使各个层面、多个岗位都有典型、有样板,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学习英模精神”专题活动等载体,开展推荐心目中的先进典型活动,切实把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挖掘出来、宣传出去,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充分挖掘、全面展示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风采,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激励和示范引导作用。三是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具有时代特点的重大典型,严格评选条件、程序,自下而上层层严格把关,确保典型选树质量,对“推选对象”事迹反复推敲、深度挖掘、总结提炼,通过横向对比,寻找突出亮点,对拟选树典型严守党纪党规情况和群众反映情况严格把关,确保选树典型过得硬、站得住、叫得响。今年来,选树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1名、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1名,盐城市最美警察名、最美基层所队1个,累计62人次、25个集体受到表彰。
二、聚力培育引导,提升典型“荣誉感”。对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跟踪培养,着力提高典型民警的综合素质。一是师徒结对传帮带。着眼于“新典型辈出、老典型不衰”,积极在工作中寻找素质能力突出、纪律作风优良的典型培育对象,充分发挥警营“传帮带”传统,把老典型与新典型培育对象挂钩结对,形成“培养人+培养对象”的新型培育模式,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定期分析影响自身发展进步的薄弱环节,引导及时改正自身不足,既催生了新典型不断涌现,又保证老典型经久不衰。二是定期谈话促提升。党委班子成员结合日常谈心谈话制度,对挂钩派出所、分管部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实现政治上引导、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避免小毛病、杜绝大问题,确保先进典型始终以荣誉为动力,以饱满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在工作中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三是主动关爱暖警心。持续跟踪关注先进典型的工作、健康状况,对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或生病住院的民警,由局领导及时慰问,并组织专人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大病补助申报等工作。对先进典型的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经济困难救助等充分关爱,用制度保障先进典型选树、培养、宣传。对在重大案件侦破、重大活动安全保卫、重大治安案件和突发事件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一时间送奖上门、第一时间申报表彰。
三、聚力宣传报道,提升典型“影响力”。坚持多形式、多角度强化内外宣传工作,培植有利于深化先进典型长远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土壤。一是筑牢传统媒体“阵地”。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载体,加强与各级电视台、报刊媒体的联络沟通,全面集中报道先进典型事迹,最大限度扩大舆论影响力,树立人民公安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对破获的“冰墩墩”诈骗案、“10.15”杀猪盘诈骗案、分局民警朱家炫、夏世豪救人事迹等第一时间宣传报道,相关图文稿件在《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刊登,受到群众广泛赞誉。二是占领网络媒体“高地”。通过盐南公安微警务、抖音等媒体账号,多角度对盐南公安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并通过把先进典型的事迹通过警营文化作品进一步展示,不断扩大先进民警的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三是拓宽内部宣传“阵营”。组织开展向先进典型李晓燕学习座谈会,积极参加市局英模宣讲会和区管委会宣讲活动,不断激发全局民警对标先进、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的工作热情。同时,在分局一楼大厅设置宣传展板,总结所有标兵、典型特点,开展专项宣传,真正使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一步树立了全局民辅警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