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市气象局气象文化建设工作被《中国气象报》党建专版宣传
发布人: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4-12-20  浏览量:57 

12月19日,《中国气象报》党建专版宣传了盐城气象文化建设工作——科普赋能让气象文化“活”起来。

到过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的人,总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里的气象干部职工精气神很足!这种精气神,体现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工作中,体现在人人争当气象科普志愿者的氛围中。

近年来,市气象局突出“科普赋能+气象特质”的气象文化设计理念,持续打造“气象万千 温暖四时”气象文化品牌,为盐城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高位推动 夯实科普创作基础

盐城位于江苏东部、黄海之滨,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洪水走廊”,台风、暴雨、龙卷风、干旱、寒潮等自然灾害频发。如何结合气象行业特色和地区特色凝练出盐城气象文化的核心内涵?“气象文化建设要与气象部门的主责主业结合,要面向地域寻特色、面向主业寻创意、面向市县寻多彩。”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刚说。

市气象局依托全市3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5个气象科普馆,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和强对流天气多发期,开展“我是小小气象家”“防灾减灾科普进社区”“气象科普进校园”和《盐城晚报》小记者探秘气象科技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活动,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围绕高温等灾害性天气、二十四节气等,创作《萌宠报天气》《高空探空小球》《盐城的“霜降”节气》《台风“梅花”来袭》等短视频作品,播放量破万,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丰富载体 激发气象文化活力


市气象局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气象科普赋能,丰富载体,进一步激发气象文化活力。气象职工创作的歌曲《把理想写在蓝天》、科普短视频《风灾防范三句半》《强对流避险指南》、诗歌朗诵《阅读风雨》等先后入选2020年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文艺巡演、2024年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相关活动节目单等。自2011年盐城市气象局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院共建气象科普特色学校以来,大批青少年气象科普信息员和志愿者相继涌现,学校“风云”气象社团选送的作品“云裳诗”荣获全国第八届校园气象服装设计大赛一等奖。

市气象局还精心打造“黄海气象大讲堂”等学习品牌,成立“红色温馨·悦读气象”读书分享志愿服务队,先后举办百名职工讲述100个盐城红色故事、“气象万千—传红色基因 承铁军精神”主题阅读活动。在“盐城气象”官方微信先后推出“云间读书会”“青年悦读会”等专题,书香机关氛围日益浓厚。

融入服务 提升气象文化软实力


将气象文化建设成效体现在主责主业上,是市气象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方向,市气象局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为盐城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发展战略和“四新”盐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2024年,江苏省气象局与盐城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盐城气象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江苏省强对流灾害风险预警重点实验室(盐城分中心)挂牌运行,“321631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机制”、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一中心三张网”的“响水模式”等改革创新成效明显、亮点纷呈。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厂房,到防雷监管重点企业开展综合检查和“双随机”抽查,为企业、农户排忧解难;持续深化党群“牵手致富”,组织党员下基层走访……

细察盐阜风云,保障人民安全。市气象部门将持续打造文化品牌,丰富文化内涵,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与活力,为“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气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