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蝶自来。大丰华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峻生来了,亭湖区三里甜椹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宝东来了,盐都现代农业园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部副部长徐才敏、盐都树良家庭农场负责人曹树良、盐都区天澄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国喜以及盐都区阳光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长阳等几人相约来了,就连市区老周豆腐厂的张爱清也来了,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邻市泰州兴化农业推广中心主任裴云鹏得到这一消息也来了。他们都是在10月11日下午3时之前赶到盐城市农科院A401会议室的,聆听由市总工会和市农科院联合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劳模宣讲会,这也是市总工会牵头推出的“劳动创造幸福、劳模‘三进’示范性宣讲”系列活动的一个点。
活动中,秦光蔚、孙明法、张英虎等三名农科劳模工匠先后登台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汲取新时代的奋进力量,在对标先进中奋发作为。其中,秦光蔚是市农科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她以《在土地上书写人生华章》为题,“坚定信念、笃学实干”“扎根大地、深耕沃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职尽责、为民代言”“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等五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如何把个人的命运与盐城农业科研相结合的,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爱农、求真、创新 、协作、奉献、自律”,接续传承农科精神,勇当盐城农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孙明法是来自兴化的客籍高级知识分子,现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市农科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二级研究员,江苏省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协作攻关小组首席专家,主持和承担各级水稻研究课题50多项。育成并审定水稻品种(组合)50多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6个。先后获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专利授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先后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的宣讲以《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担当做好农业科研》为题从“我的三农初心”“践行水稻科研工作”“立足岗位争做贡献”“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从事水稻研究过程中如何发扬劳模工匠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的心路历程。
年轻的市劳模张英虎博士出生“名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的弟子,他现任市农科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特粮特经作物(大豆和大麦)的新品种选育和性状遗传解析研究,获江苏省第五、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盐城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省级及以上项目5项。宣讲中,他讲述了他师从榜样盖老之后,如何立足沿海地区大麦、大豆等农作物的研究,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勇争一流的成长经历。
市总工会副主席周小进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市农业科学院为沿海农区和盐城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出杰出贡献,其中也少不了劳模工匠精神的带动。如今,举国上下正如火如荼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会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一方面深化劳模工匠“三进”活动,其中的一“进”就是让劳模工匠精神进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工农共同富裕振兴行动,及时总结盐工铁军助力乡村振兴345工程经验做法,在发挥工会优势、助力共同振兴方面做文章。
“脚踩在泥土上,心沉在科研上。”市农科院党委书记葛汉勤在讲话中说,宣讲的三位同志是市农科院农业科研工作的杰出代表,也是院全体科研人员学习的榜样。全院上下要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科学家精神,脚踩在泥土上,心沉在科研上,始终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梦”,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助力乡村振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