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海县妇联立足家庭职能,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准绳,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一是瞄准核心要义,强化统筹协调。构建联动格局。联合相关部门在涉未成年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儿童与家庭”“儿童法律保护”作为县“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重点任务,重点推进落实。培养专业队伍。联合检察院、教育局实施女童保护“一校三师三访”工程,组织志愿者讲师、心理咨询师、法治宣讲师与困境女童结对,织密农村留守女童安全防护网。对妇联干部常态化开展《提质赋能 强化担当——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专题培训》,提升做好妇女儿童的工作本领。广域打造阵地。联合县法院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专门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服务;联合司法局成立家事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妇女儿童公益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推广“嫣嫣骋骋”未成年人伤害强制报告小程序,开通“维权e线通”,为全县儿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突出全域覆盖,强化宣传引导。做优媒介宣传。在妇联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新《未保法》细则解读,开设公益网课;联合县法院制作《保护少年的你》H5动漫视频,联合县检察院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普法直播节目,受众8.2万人。抓好节点宣传。抓住时间节点,开展“三八”维权周、“六一”儿童节、反家暴日、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走进农村、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新《未保法》等法律法规,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牵头走进校园对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未成年子女开展普法宣传。融入家庭宣传。开展“崇法尚德好家庭、好母亲”评选表彰活动,以崇法尚德好家庭、好母亲来滋养、引导未成年人成长。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同时将学习家教法律政策作为“平安家庭”重要创建标准,突出培育一批科学教子、家风文明的典型家庭,作为家庭教育中心户,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文明礼仪推广等活动二十余场次,引导广大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是找准服务支点,强化问题导向。开展排查摸底。组织县镇村三级妇联干部逐户对重点家庭进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风险隐患排查,累计走访3576户,涉及妇女儿童总人数3869人,排查化解涉未成年人风险隐患2件。组织社会参与。争取社工项目资金30多万元,引进齐心、七彩阳光等专业组织,实施公益社工项目服务,开展“花开阳光下”复学返校疫情防控宣传,组织“疫路有爱”儿童关爱服务、“变废为宝”手工大比拼、爱心义卖等情暖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活动30余次,受助儿童1200多人。部门齐抓共管。采用“部门+”模式,联合县检察院对涉案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开展训诫及家庭教育指导,并发放盐城市首份家庭教育《督促监护令》,督促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三全家教进社区·法治安全伴我行”儿童暖心帮扶活动,开设《守护童心 “疫”路相伴》法治公开课等主题实践活动40场次,为未成年人平安前行撑起法治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