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海县妇联在引领妇女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在正红镇创设了滨海县巾帼草柳编织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妇女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基地获评“苏垦慧创·苏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省级示范点”。
传承传统工艺,打造巾帼创业“新平台”。早在明朝年间,苏州阊门一带从事藤编、竹编的手工艺人举家迁移本地,利用正红丰富的杞柳资源,以编织和售卖草柳制品为生。历经七百年风雨沉淀,草柳编技艺在正红代代延续。为传承发扬这项传统工艺,培植巾帼草柳编织特色优势产业,县、镇妇联联手打造“滨馨巧手”项目品牌,通过技术培训、典型培树等方式带动本地妇女从事草、柳、木、藤、竹等编织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工作,引导妇女“家门口”就业创业。
联动优势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为改变家庭手工业分散经营、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局面,集聚草柳编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2020年8月,县、镇妇联全力支持妇联执委张弛女士整合资源,投资1000万元成立“江苏金丝柳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巾帼草柳编创业基地。联合南京林业大学成立“正红草柳编产业研究院”,在产品质量和创新上发力,向艺术化、组合化拓展,设计出七大系列100余种款式新颖的草柳编织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经营模式,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设立电商门店,扩大外销、拓展市场,公司实现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增添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能。
锚定共富目标,撑起乡村振兴“半边天”。基地紧紧围绕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增收需求,通过持续实施“三个一批”,即发展杞柳种植项目,以“种植+”吸纳一批年龄大、缺技术妇女就业;开展编织培训项目,以“培训+”吸纳一批懂技术、有意愿妇女就业;利用新媒体项目,以“互联网+”吸纳一批年纪轻、有文化妇女进行直播带货,带动周边妇女1000余人次就业创业,其中:参与杞柳种植300人次,参与来料加工650人次,参与网络销售50人次,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基地也成为滨海女性就业创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示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