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厚植航天梦想 培养科学志向
射阳县中小学收听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发布人:射阳县委县级机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2-03-25  浏览量:576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射阳县教育局、科协积极组织中小学生收听收看。青少年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地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认真观看,有的还叽叽喳喳不断细语,相互交流、探讨,老师和青少年们一同观看,时不时地还给孩子们拎重点、答疑问。

青少年普遍反映这是接触太空、走近科学的趣味课堂,通过开展太空实验目的的介绍、航天员的现场演示、专家的专业解读,对实验有了全方位、多层次、更具体的了解,对于感受太空奥妙、弘扬航天精神、认识科学现象、把握科学规律具有很大的裨益。

(一)融入生活——选取日常现象,带来就在身边的感觉。很多科学现象往往就在身边!此次讲授的是太空中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试验,而且基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经历或试验,因而更加契合实际、更易引起共鸣,也显著吊起了青少年的“胃口”。比如边演示人造“冰雪”的神奇过程,边详细解释乙酸钠过饱和溶液能够“成冰”的原因。说不定,有兴趣的青少年也会找机会饶有兴趣地再次演示下哩!

(二)教授原理——揭秘科学本质,带来豁然开朗的启迪。航天员既耐心展示“是什么”,又细心阐明“为什么”,贴切地融入物理学科中的知识点,让青少年更清晰地认识“小现象、大原理”,实现“大道至简”之效。比如“油水分离”,从太空“混为一体”到地面“层次分明”,详细介绍了在太空中会分离的原因,并在演示中以简单的“抡圆圈”向青少年展示了离心作用,使他们了解太空离心机的原理与作用。

(三)相互比照——对比天地差异,带来深入浅出的深化。此次授课在比较中教学、观察、思考,航天员老师在讲授太空中科学现象的同时,地面上也有学生同步开展实验,并得到与太空中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使青少年对“天地之间”的差异有着更加感性的理解,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说太空中演示液桥时,镜头也切换展示地面上青少年的试验,以空中的成功、地上的失败让青少年在直观中进行对比。

(四)课后辅导——巩固所学知识,带来融会贯通的品味。主办方不仅在授课前安排了“暖场”,在航天员老师“隔空”授课结束后,两位专家还在演播室中进一步回味、探讨、分析,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有兴趣的青少年更好地消化吸收。比如以液桥演示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专门介绍试验最长是仅仅3毫米,使用高压电场下的去离子液桥试验则可以达到1厘米,也是远小于太空中。

(五)培养兴趣——树立科学追求,带来志高存远的志向。在普通人眼中,空间站、航天员是高大上的,此次与航天员的“面对面”,让大家对“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直观的感受、强烈的向往。部分青少年从不同经历、角度进行了提问,可以看出他们是关注关心航天的爱好者、热心醉心科学的“科学迷”。最后描述的航空事业的美好前景和蓝图,更加激励青少年苦练真本领、胸怀凌云志。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三位航天员既是勇敢的问天者,又是细心的授业者,虽然约45分钟的授课时间比较短暂,但是他们既普及了科学知识,深入宣传来到太空的重要意义,又满足了青少年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对各个问题详细解答。从提问环节高举的一双双小手可以看出,青少年们仍然意犹未尽、还是问号多多。

逐梦已开启,圆梦正当时!中国已经实现遨游太空的梦想,主持人“……十多个科学实验柜支持多个领域的上千项科学研究……”的介绍,无疑让人精神振奋、充满遐想,但是要成为“太空强国”仍然任重道远,也需要青少年的努力奋斗、接力传承。航天员介绍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等诸多太空设备,青少年也许似懂非懂,但是只要坚守太空梦、永怀航天情,一定能够成为太空探索的栋梁之才。

“天宫课堂”还有下一课乃至下下课,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期待与三位航天员的再度“相逢”、美丽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