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采集 > 党的建设 > 组织建设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018-03-09

从严管党治党,是永葆先进政治本色、锤炼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廉政从政环境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对阜宁而言,就是要充分认清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坚持全面从严,增强行动自觉,强化责任担当,为“跻身全国百强、建成全面小康”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突出思想引领,凝聚跨越争先的强大合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把握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内涵和党性要求,始终坚持“四个自信”,永葆建党之初的奋斗精神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抗灾救灾与“两学一做”结合起来,省委李强书记评价阜宁的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是当前“两学一做”最生动的教材、最好的课堂。我们要以李强书记的鼓励为强大动力,把抗灾救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考场,在灾后重建中比党性、比担当、比服务、比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四讲四有”的深刻内涵。二是增强政治自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把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市委保持步调一致。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更要讲政治、顾大局,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坚持主动看齐、全面看齐,政治上头脑清醒,工作上不急不躁,确保重建各项工作干群同心、步调一致。三是汇聚精神力量。面对灾难,阜宁人民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弘扬了铁军精神、老区精神和新时期阜宁精神,展示了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精心组织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弘扬抗灾救灾精神,凝聚众志成城力量,激发百万干群重建美好家园的奋斗热情。扎实推进“两讲十不”活动,匡正社会风气,擦亮“厚德阜宁”品牌,厚植“好人文化”根基,巩固和发展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

加强作风建设,锤炼为民担当的坚强队伍。面对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铸就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素质更加优良、作风更加过硬的坚强队伍。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干部只有实干苦干,群众才能刮目相看。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完善县四套班子挂钩服务群众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注重关心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发挥好一村一领导、一户一党员、一伤一医护主心骨作用,保持与灾区群众的常态化联系,宣传相关政策,及时化解矛盾,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合力同心共建美好家园。二是切实改进作风。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分层分类整治作风,严查重处违反作风建设“十个严禁”行为,形成领导干部带作风、机关干部提效能、基层干部比服务的生动局面。不断锤炼严实作风,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轮岗交流和政绩考核评价等机制,倒逼各级干部锲而不舍转作风、持之以恒改作风,以真抓实干、科学巧干、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赢得群众拥戴。三是激情担当干事。切实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责任感,创先争优、跨越赶超的使命感,对县委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立说立行,对定下来的事、确立的目标,坚定不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鼓励挑担子、出点子、探路子,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干群智慧充分涌流、基层首创“百花齐放”。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坚持不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连到末梢、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干部选拔、管理和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引领发展、推进改革、驾驭风险的能力。发扬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难冲在前、奋发进取干在先,持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阜宁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二是焕发基层组织活力。调优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每年动态循环整治一批基层组织薄弱村,坚决做到不转化不脱钩,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带头人,持续增强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开展“三创三带”竞赛活动,引导村级干部创家业、带头富,创产业、带民富,创实业、带村富。健全村务公开、村干部管理和村规民约等制度,实现民主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三是优化党员队伍管理。严把党员“入口关”,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规范流动党员、“口袋党员”管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保持党员队伍先进纯洁。深化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评定升”、设岗定责、“三会一课”等制度,健全党内组织生活,让基层党员“活”起来、“动”起来。(作者系中共阜宁县委书记)

上一篇:> > 盐城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海山...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