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少的时候,心中就有个愿望,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
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光景 ,在乡下老家,放学回家借了同学的书,有时边走边看。有一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不知不觉一头撞到对面人身上,不但水洒了一地,还把人家鞋子弄湿了,抬头一看,是隔壁挑水的三叔。“你这小子,怎么走路不看人啊?”在三叔的嗔怪声中,我拾起书包,红着脸飞跑回家,这就是我童年时期,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儿时最愉快的时光,莫过于开学发新书,我如饥似渴的读着课本。家中煤油灯不亮,母亲在灶头做饼,我边烧火边看书,灶膛口的火苗忽大忽小,稍不留神,窜出来的火苗常常烧焦了头发……那年月,在书中我不断地汲取营养接受教育。同时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发奋读书,才能改变人生命运。从初中时代开始,我就坚持写日记,写读书心得,抄名言警句。常常把读过的好句、好段落抄到白纸装订好的本子上,短短五年时间整整抄了8大本。
一直以来,朱熹老先生《观书有感》一直印记在我的脑海中,那“半亩方塘一鉴开”的诗句更像一面镜子照耀我的人生每一步,让我感到读书能点化人生,塑造自我。读书观天地之大,察万物之奇,同时又是一条通往古今中外的大门。著名文学家歌德说过:“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友人说话。”告别军营,做教师的一段漫长岁月里,我更加珍惜美好时光,博览群书。读书与这些大师的邂逅,虚心倾听他们的教诲,细细品味人生。在众多朋友中,书是我最贴心的好友,忠心耿耿的伴我左右。多少时光,我沉浸在或浓或淡的书香中,如浴春光,感受着生活的百般滋味,做一个自得其乐的悦读者,实乃为人生一大幸福。参加工作后,购买新书也成为我的一大喜好,当时每月只有三十多元工资,我经常挤出5元来买书,买不起新书就去废品收购站和地摊买过期的杂志和旧书。一次买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回来后,发现砖头厚的小说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刚看几页就发现错别字。糟糕!这是盗版。于是每天边看书边改错别字,直到后来买了正版之后,还是不肯丢掉盗版,那份不舍是对当年买书的忠诚和眷恋。如今,我的书橱有上千册书,有的已经发黄,有的已经缺角,但仍舍不得丢掉。细细想,那是当年岁月读书的印记,留着也是一笔财富。成家之后,每年三伏天,妻子忙着把箱子、柜子里的衣服拿到阳光下暴晒,可我却忙着把一纸箱的书搬到太阳底下晒晒,翻看着一本本书籍,仿佛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次晒书,天气突变,下起了雷阵雨,我忙着收书,却忘记了院子里暴晒的衣服,衣服淋上雨,妻子推门回家,气呼呼地说:“书!书!书!一天到晚就是书,书能当饭吃,书能当衣服穿。你去和书一起过吧!”说着奔过来,拿起两本书就撕,望着被撕破的书,我躲到旁边,暗暗的流泪。从那以后,每年夏天晒书就和妻子晒衣服错开时间,免得再撕书了。回顾几十年来的买书、读书生涯,让我感慨万千,收获匪浅。1988年我调入党政机关工作,十多年里,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名著,对古代历史史书中的人才思想进行了研究,写成的论文有二十多篇,二十多万字,先后发表在省市级社科类杂志。其中两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奖。2003年我利用工作之便深入到城市社区调查,同时参阅有关书籍和资料写成了论文《对加强新时期城市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全文一万多字,发表在多家社科杂志,2004年4月被评为盐城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仔细回想,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他的灵魂必将丰富生动,充满力量。当外部世界喧嚣浮躁时,唯有书籍能让安宁,让尘世劳作的灵魂得到安慰。阅读是一种财富积累,是一种身心体验,是一种生活状态。阅读更是岁月的枝头上开出的一朵淡雅的小花,丝丝缕缕的文字馨香,滋养心灵,让我变得心灵开阔,神清气爽。阅读丰富了我的人生,让当年沉默、少语、腼腆的少年走出村庄。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曾经自卑的小伙子找到生活的力量与未来的航向。走上了一条从军、从教、从政的人生之路。阅读滋养了我的心灵,让我在灯火阑珊的城市依然保持一份纯真与善良。
阅读丰富了我的人生生活,也激发了我的写作灵感。多少个夜深人静,一盏灯,一张纸,一支笔,一杯茶,守着一份宁静,拥有一份安详, 思路在笔尖下流出,让文字这个小音符,在白纸上不停跳跃。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写一段文字难以入睡,文字变成了我的催眠曲。几十年的文字生活,我写成的新闻、通讯、调查报告、论文、散文等文章有一千五百多篇,分别见诸在各种报刊杂志。多年与文字交集,它带给我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竭的无形力量。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你会发现心中自有一片草原,自有一片桃花源。面对生活又多了几分荣辱不惊的从容和淡定。小小的文字,它流出的是一种真实的感情,一种原生态的美,一个拥有阳光的力量。用文字去记录生活、反映生活,人生才会多姿多彩,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重塑自我形象,留下五彩纷飞的一幕。
(作者单位:亭湖区人社局)
通联:江苏省盐城市市区悦达西园12号楼402室 宋本竞
手机:133051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