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我的盐城情缘
发布人:盐城机关党建  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量:506 

人到中年,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一晃我到盐城工作已经六年了。

盐城市区距我度过了童年、少年的故乡,仅仅七八十公里,走高速,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到达。但盐城,对于年少时的我来说,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城市。高中时,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能考上盐城师专(盐城师范学院的前身),毕业后回到老家某个农村中学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平凡、平静地度过一生。然而,事与愿违,高考落榜了。与当年的马云、俞敏洪一样,我也选择了复读,准备再次参加高考。

不久,一年一度的征兵开始了。在父亲几个朋友的建议下,我带着一旅行包的高中课本步入了军营。到新兵连的第二天,连队组织光荣传统教育,连长给新兵们介绍说,我们连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连队,在1947年8月解放盐城的战役中,全连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最先攻入城内。为纪念“四•八”空难中遇难的叶挺将军,苏皖边区政府曾将盐城县更名为“叶挺县”,将盐城更名为“叶挺城”,因此我们连被授予“叶挺连”荣誉称号。在这样一个连队训练,作为来自盐城地区的新兵,我倍感自豪。

新兵连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另一个步兵师工作。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戎马倥偬,我辗转于河南、河北、湖北、陕西四个省十几个县市的驻军,从士兵到军校学员,再分配到部队,从排长一级级晋升至正团职军官。盐城,于我,好像再无瓜葛。

2013年夏天,我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为咨询转业安置政策,我第一次来到盐城市区。徜徉于盐城的大街小巷,时不时飘过耳边的熟悉的乡音,小餐馆里久违了的家乡美食,也许是因为多看了几眼,让我情不自禁喜欢上了盐城这个对我而言还很陌生的城市。一年后,在市委组织部举行的师团职军转干部自主选岗仪式上,我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市公安局副调研员”。不久,到市公安局报到,我几乎同时拥有了两种警服:一种是国际蓝的普通警察服装,另一种是黑色的特警服。

三个月的警校培训结束后,我来到特警支队工作,分管作战、训练。寒暑三易,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和特警队员们身穿特警服,守护着这个城市的安宁。武装巡逻,我们用脚步丈量着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反恐处突,我们警惕地注视着车站机场;演唱会上,我们永远是背对着舞台的一群人,用我们的付出来换取明星们尽情的歌唱、歌迷们热情的海洋。更难忘,与队员们废寝忘食、昼夜追踪,抓获一个个大毒枭,为这个城市剜去了一个个“毒瘤”;带领队员破门强攻,不放一枪一弹,成功抓捕持枪嫌疑人;对在闹市区横冲直撞伤人的疯牛,指挥队员沉着处置,枪响牛倒,一枪毙命。

离开特警支队,到市局机关党委工作又是三年了。不再在一线带着队员摸爬滚打,但我还可以用我手中的笔,继续书写警察故事,讴歌战友们默默无闻的奉献、舍生忘死的壮举。曾经的特警生活,终于沉淀为一篇报告文学《海狼突击队》,在“壮美70年  辉煌新盐城”文艺作品征集和展览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十几篇描写盐城公安英模的人物通讯也陆续发表。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盐城公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一群人的坚守,护一城人的平安,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公安答卷”。在这场不见战火硝烟的特殊战役中,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主阵地、警徽时刻闪耀在阻击战役最前沿,盐城公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热血铸忠诚、以奉献守平安的铮铮誓言。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盐城市公安局机关党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盐城公安的一分子、机关党委的一员,作为这场战役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觉得无尚光荣和自豪。

人过五十,我在慢慢变老;而已经两千一百多岁的盐城哟,你却依然年轻!

曾经,我穿上警服遇见你;

现在和以后,我愿穿着警服继续守护你!

                                                                                              (作者单位:盐城市公安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