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盐城机关党建网站!
投稿邮箱:ycjgdj@163.com
站内搜索:
驻盐高校博爱青春项目|党旗飘飘映高墙,爱心涓涓递真情
发布人: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3-10-31  浏览量:415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监狱在押人员共计164万人,服刑人员子女有近百万人,其中近30为未成年人。盐城工学院“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队连续十七年深入关注服刑人员及其子女这类社会特殊群体,与盐城市红十字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帮助服刑人员加强学习教育,保障青少年权益,减轻社会“偏见”。

今年暑假,盐城工学院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队的40名志愿者继续走近一个个家庭,一个个故事,以“传博爱,聚力量”、“筑桥梁,递温情”、“循梦行,向阳生”为主线,慰藉高墙内外亲人间的思念之情,撑起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希望。

“爸爸,我想你了,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她叫小丽,是服刑人员的孩子,我第一次见到她,小小的,瘦瘦的,手里拿着半个馒头,眼神里还有一丝紧张,我试着去抱抱她,她问我,姐姐你能带我去找妈妈吗?听社工阿姨说,2017年,小丽的父亲入狱,母亲改嫁,留下年幼的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每次看到别的小孩依偎在父母身旁撒娇、要抱抱,小丽总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目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她的希望,而“让小丽这样的孩子重新拥抱爱”则成为我们志愿者们参加此次活动最大的意义。

一、 传博爱,聚力量

我们走上街道、走进社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社会公众对服刑人员及其子女的态度,优化志愿帮扶措施。我们自发制作宣传册,组建宣讲团,奔赴盐城、徐州、宿迁等地宣讲党的二十大和红十字会相关内容,讲述服刑人员子女生活状况,呼吁大家以帮助关爱代替区别对待。与此同时,我们向社区居民发出为服刑人员及其子女捐赠图书的倡议,居民们积极响应,总共募集到书籍500余册。

二、筑桥梁,递温情

我们搭建起服刑人员与家属、社会大众沟通的桥梁,充当“联络员”。8月初,我们与盐城监狱取得联系,向监狱图书馆转赠募集而来的爱心书籍,通过与监狱民警交流,了解服刑人员的生活状况和真实诉求。同时,我们还为服刑人员开展再就业知识主题帮教课堂,帮助他们刑满释放后更快融入社会。为进一步提升帮扶效果,我们为服刑人员家庭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暖心服务。向服刑人员子女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为他们辅导暑假作业,分享学习经验和成长经历,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怀。我们给爷爷奶奶也带来了生活用品,一起唠家常、做家务,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分享生活医疗小常识,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循梦行,向阳生

我们联合徐州贾汪区团委开展暑期儿童读书分享会,向孩子们介绍阅读好书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孩子们排练情景剧,带领孩子们猜灯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领略文字与阅读的魅力。我们还带领服刑人员子女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参观,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坚韧的人生态度。

此次暑期志愿服务共计40名志愿者参加,时间近70天,志愿服务时长1382小时,慰问服刑人员子女10人,直接受益的服刑人员500人,间接受益的服刑人员及家庭2500余人。江苏法治报、今日头条、盐城新闻网、青春贾汪、现代快报、搜狐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们的志愿服务项目,我们所撰写的近万字调研报告获得了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11月初,受盐城监狱的盛情邀请,我们还将参与监狱“金秋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给服刑人员漫长的铁窗生活带去慰藉和希望。

在我们帮扶的服刑人员子女中,有年幼孩童,也有青葱少年,他们或孤独、或寡言,但经过我们的陪伴与帮助,他们更加开朗,更加阳光,面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力量,这也是我们收获的最大的感动。十七载殷殷志愿情,历久弥坚拳拳赤子心。

目前,我们已构建了成熟的家庭、学校、社区、监狱“四位一体”的帮扶保障体系,联合盐城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医生和学校心理老师,强化对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帮扶。像小丽这样的服刑人员子女还有很多,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努力想跨越黑夜,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道光。未来,我们将转化志愿成果,联合盐城市红十字会,以及相关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为服刑人员家庭解决实际问题,以火热的青春创造更大价值,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知公告